第三百三十章 诺奖的评议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笔趣阁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三百三十章 诺奖的评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三十章 诺奖的评议

  李谕笑道:“所以我们可以改进,保证洁牙效果的同时,还可以不再这么油腻。”

  虞和钦为难道:“还说不麻烦,这不知道要试验多少种材料。”

  李谕说:“有我在,你肯定不用试验很多材料,只试验不同的配比就足够。因为我们只需要将核心材料改成碳酸氢钙便可,至于油腻的肥皂,则完全摒弃。”

  虞和钦将信将疑:“这么简单?”

  李谕说:“就这么简单!”

  有了大体方向,试验做起来就是很快了。

  虞和钦可以按照不同配比同时做很多出来,用不了太久就可以找到合适的配方。因为国内早就有了一些老旧的牙粉的配方。

  而李谕的初衷无非就是再申请个专利,到时候可以继续像此前的拉链、膨胀螺丝、不锈钢等收专利使用费。

  不过这件相似的小举动想不到却留下了不少未来的“隐患”。

  ——

  两天后,史量才把李谕写好的文章经过润色修改后发表在了《申报》上。

  由于内容详实,很快《大公报》等重要报纸也进行了转载。

  秋瑾看到后非常兴奋,当天就找到了吕碧城。

  这二位女侠都是最早的女权倡导者。

  “你有看到吗!碧城!李谕参与的这篇报道写得太让人振奋了!”秋瑾拿着报纸激动道。

  吕碧城说:“我看到了。”

  秋瑾继续说:“当今世界,科学界最高的奖项,竟然颁发给了一个女人!而且最高的文学奖如此歌颂女人的地位!你看看这位获得文学奖的剧作,哪里是什么戏,根本就是赤裸裸的人生!”

  史量才从英国记者朋友那儿,要到了这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挑战的手套》,还把其中的重点章节摘录了出来。

  秋瑾忍不住念起来:

  “男主阿尔弗:我向李斯小姐求婚的时候,是因为我全心全意地爱她,只爱她一个人!至于过去的事,我坚信,我应该负责的是她今后的生活。

  李斯太太:可是,如果是一个女人,在同样的处境下,说出同样的话,谁会相信她?

  男主:我得承认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李斯太太刚才提出的问题,因为根本不可能有这种事情。一个爱惜荣誉的男人要是对女人过去的经历不是十分清楚,他决不会挑她做妻子的。决不会的!

  李斯太太反问:那么一个爱惜荣誉的女人呢,阿尔弗?

  男主:哦,那是另一回事。

  阿尔弗说出这句话以后。才感到自己理屈了。”

  秋瑾有些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流,对吕碧城说:“原来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如此多的变化,如果没有看到这篇报道,我甚至一无所知。女人可以做男人在做的科学研究,还是最优秀的那种。也可以获得最基本的尊重!”

  吕碧城有些猜测出秋瑾的想法:“秋瑾姐姐,难道你想?”

  秋瑾说:“服部小姐说的没错,李谕先生说的也没有错,行万里路!如果连眼前那片汪洋大海都跨不过去,还算什么万里路!”

  吕碧城说:“你要出国?”

  秋瑾坚定地点了点头:“是的,我要出去看看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再也不要做一只井底之蛙!”

  吕碧城已经跟着李谕去过日本、欧洲、美国,她自然知道出国的好处,此时又看到秋瑾坚定的眼光,所以没有阻拦:“姐姐,我支持你!我会赶紧找李谕打听一下,有什么安全的落脚之处。”

  ——

  英国,伦敦。

  开尔文勋爵收到了来自瑞典诺贝尔委员会的邀请,希望他写一份关于李谕的专家报告,针对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提名。

  由于此次诺奖提名的内容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拓展以及热力学第三定律提出,所以选择热力学大老开尔文勋爵没有任何问题。

  谁叫他也是李谕的提名人哪。

  开尔文勋爵乐得办这件事,李谕的成长几乎是他一步步见证的,巴不得看到一个“落后的清国人获得诺奖”这样很有戏剧效果的画面。

  开尔文勋爵已经这么大岁数,太希望有生之年多见证一点奇迹的发生。

  他对李谕的了解也高于大部分其他同时期的欧洲学者,所以立刻洋洋洒洒写出了数千字的专家报告。

  开尔文勋爵作为目前英国学术界泰山北斗级别的存在,亲笔签名的专家报告意义非凡。

  诺贝尔委员会收到开尔文勋爵的专家报告后,十分重视,很快开会进行研讨。

  当年递交的人选有不少,但诺贝尔评委会的确很想让李谕获得物理奖。

  列夫勒斩钉截铁说:“我想今年让李谕拿物理奖并没有什么异议。”

  有人说:“但英国的瑞利爵爷同样很有成果,他对于氩气的发现也值得一枚诺贝尔奖章。”

  接着有人说:“拉姆齐同样值得一枚奖章!”

  历史上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就是英国的瑞利爵爷,理由是发现了氩气。

  不过瑞利是与拉姆齐一起发现的氩气,并且实际的操作其实拉姆齐做得更多。

  而拉姆齐则与瑞利爵爷同时获得了1904年当年的诺奖,但拉姆齐获得的是化学奖。

  也就是说,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实际上是重复发放,都是为了表彰氩气的发现。

  这在诺贝尔奖历史上倒是一段佳话,因为瑞利与拉姆齐并没有搞学术竞争,而是共同研究。

  与之相对应的,来纳德对伦琴关于x射线的发明权争抢,则成了反面例子。

  去年刚刚拿到化学奖的阿伦尼乌斯也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他站出来说:“就像去年的物理奖一样,我想瑞利爵爷与拉姆齐先生可以同时分享化学奖。”

  其他人问道:“这样会不会让瑞利爵爷感觉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奖金被平分。”

  阿伦尼乌斯说:“作为已经获得诺奖的我,应该是很有发言权,我很严肃地说,对于一位科学家而言,奖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枚奖章!”

  列夫勒同样赞同阿伦尼乌斯的观点:“这是完美的方案。用李谕博弈论中的话说,就是双赢!”

  于是诺贝尔评委会暂且敲定了方案:由李谕获得物理奖;而瑞利爵爷与拉姆齐一起获得化学奖。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